我们的科技如此多分

不问生死,游梦一生


        

https://hbr.org/podcast/2025/07/how-to-build-an-ai-assistant-for-any-challenge
You might have your teams and organization implementing new AI tools, but how much have you experimented with them yourself? Alexandra Samuel is a tech speaker and journalist, and she says many leaders are still just scratching the surface of AI by using things like ChatGPT and Microsoft Copilot as supercharged search engines. Instead, she recommends managers at all levels start playing with AI at the next level, building assistants to help in all sorts of functions to not just find efficiencies, but help in decision-making and strategy as well. She explains the ways she uses AI tools for everything from training to project management to coaching and strategic advice – and how you can build your own assistants to do the same. Samuel is the author of the HBR article “How to Build Your Own AI Assistant.”

  • implement

    • The company will implement new security measures next month.
    • It can be difficult to implement a big change in a large organization.
    • We need to implement this software update as soon as possible.
    •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policy was successful.
    • This plan is not implementable in our current situation.
  • experiment

    • The students will experiment with different chemicals in the lab.
    • We should experiment with new ways to improve our product.
    • She likes to experiment in the kitchen and try out new recipes.
    • Test : We need to test the new software before launching it.
    • Try : Let’s try a different solution to see if it works better.
    • Explore : The team wants to explore new ideas for the next project.
    • Investigate : Scientists will investigate how this drug affects the human body.
    • Trial : They are running a six-week trial of the new process.
    • Attempt : He made several attempts to fix the problem.
    • Experience: Traveling alone was a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me. Have you ever experienced culture shock?
  • affect(to influence) & effect(result, outcome)

    • The weather can affect your mood.
    • influence : Her words influenced my decision.
    • The new law had a good effect on the city.
    • result : The result of the test was surprising.
  • Scratch

    • The cat scratched the sofa.
    • He scratched his head because he was thinking.
    • I scratched my arm on a sharp branch. (我被一根尖树枝划伤了胳膊。)
    • My car was scratched in the parking lot today. (今天我的车在停车场被刮了。) There is a scratch on my car. Someone scratched my car.
    • scrape : The table was scraped by mistake.
    • rub : She rubbed her eyes when she woke up.
    • claw : The dog clawed at the door to get out.
    • scratchy : The sweater feels scratchy.
    • scratch : There is a scratch on my phone screen.
    • from scratch : She built her own business from scratch. (她白手起家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 efficiency

    • The new machine increased our work efficiency.
    • Good sleep can improve your study efficiency.
    • The company wants to boost efficiency and reduce costs.
    • productivity : Higher productivity leads to more profits.
    • effectiveness :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medicine is well known. (这种药的有效性众所周知。)
    • efficient : She is an efficient worker.
    • efficiently : He finished his homework efficiently. (他高效地完成了作业。)
  • article & art & artificial

    • The art of painting is very creative.(绘画的艺术很有创造力。)
    • I read an interesting article about science.(我读了一篇有趣的科学文章。)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changing the world.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世界。)
  • sorts of (kinds of)

    • There are all sorts of books in the library. (图书馆里有各种各样的书。)
    • She likes all sorts of music.
    • We saw different sorts of animals at the zoo.
    • kinds of : I have many kinds of chocolate.
    • types of : There are several types of flowers in the garden.
    • What sort of movie do you want to watch? (你想看哪种类型的电影?)
    • He has all sorts of ideas. (他有各种各样的想法。)

(一)自有邮箱

这样就能省去了打开Foxmial、Outlook这样的软件来收发邮件。

(1)邮箱配置

配置POP(3)/SMTP服务,具体配置参数请查看各自邮箱的说明帮助。这里用QQ邮箱企业来举例。

图片

(2)收件箱测试

尝试是否能正常收件

图片

(3)发件箱测试

尝试是否能发邮件

图片

(4)对比专业邮箱客户端

对比专业邮箱客户端,还是能省不少内存的。Outlook初始就占用350MB内存,Foxmail初始就占用70MB内存,Edge浏览器只是打开邮箱就用了500MB内存。如果一般办公电脑只有8G,甚至只有4G内存来说,确实会让电脑流畅不少。

图片

如果是信创电脑的话,还压根无法用foxmail和outlook客户端。下图的信创系统邮箱客户端占用了120MB内存,浏览器登录邮箱反而占用只有32MB内存。一般的信创电脑的CPU性能都比较低,内存也大概率是8G,系统也更加容易卡顿。所以用邮件客户端的话,会更加增加信创电脑的负担。

图片

(二)协同邮件(内部)

使用协同邮件,只是用来处理内部邮件的话,比一般邮箱更加方便。

  • 直接使用内部的通信录来选择发件人。
  • 能接直接关联协同流程,不需要添加截图、附件。
  • 可以使用AI来帮你编写邮件正文。
  • 不需要做邮箱配置,不是基于邮箱服务

图片

(三)自由协同(内部)

自由协同,是更进一步的方法。如果这是有审批流程的,就建议用【自由协同】。

  • 能够配置审批流程
  • 能够调用模板,或者另存为模板
  • 能够关联协同流程
  • 能够配置更多协同权限,如:跟踪、督办、提醒、通知、关联项目、归档、流程变更等…
  • 不需要做邮箱配置,不是基于邮箱服务

图片

(四)邮件通知

如果你习惯了看邮件来获得通知,就需要配置邮件的通知范围,避免错过一些关注的通知。

图片

(5)设置系统发件邮箱

所有的系统通知邮件都会用这个邮箱发出

图片

图片

最近知道了FF14(MMORPG)能免费14天玩30个小时,而且有国服,是由腾讯代理,并且好像不氪金,工作室和外挂也不多,就去体验了一下。

先说说对于本渣来说的优点:

(1)比WOW更加容易上手,基本上就是把WOW的优点都继承了过来了,但是缺点都改了不少。其中有几点是比较不错的,例如:初期的背包位置充足。新手引导还是有做的,尽管还是觉得上手门槛挺高的。任务、制作等的引导做得还是不错。地图、搜索还是做得不错的。

(2)人物建模比WOW好看太多了,外貌党的福音。听说海外版的7.0更加好看了。尽管有人希望用UE5重做,但是这样本渣的1650显卡就玩不了啦。

(3)对电脑要求不算高,AMD 3750 + 1650 基本上1080P能跑到满意的水平,起码人物建模还是保持住养眼好看的。

(4)这个游戏不会有严重的晕3D,老滚5和老滚OL我就会非常严重的晕3D。

(5)玩一个人物就能练所有的职业也是不错的,可惜没有动力玩到后期内容了。

再说说缺点了:

(1)试玩时候不能加好友,那就只能当单机玩了。如此复杂的游戏,哪怕看了wiki都很可能一头雾水。而且试玩模式很多功能都限制了。听说有个直升60级的活动,老带新就行,但是我没有认识人,现在就慢慢磨到33级而已。

(2)点卡和月卡,本来本渣都挺喜欢的。但是跑图实在太浪费时间了,其实80%的时间就在跑图,这是MMORPG的通病了,WOW的跑图我也超级不喜欢,老滚OL的黑屏我也不喜欢,FF14把这两种缺点都集中了,虽然有优化,但是对于本渣来说就是集两者缺点于一身了。NPC功能分散,小任务超级多,主城里面来回传送还好,但是如果要跑图找一个NPC和任务点实在太难了。看到别人有能飞来飞去的坐骑,就觉得自己玩的不是同一个游戏。制作和采集任务,真是要命,物品环环相扣,做出来的东西基本上自己也很少能用上的,也不能拿来挂交易,甚至卖给NPC都只是1,2块钱,甚至有不能卖的新手装备占着自己的背包空间就离谱。

(3)平均每1个小时就断开一次,一个晚上起码断开2-3次,可能是试玩的原因被挤出来了吧。我玩WOW和老滚OL很少断开。而且老滚OL是不开加速器直联,也没有断开过多少次。每次被断开了,回去又要排队,幸好排队时间不长。

(4)学习怎样玩比较费劲,很多机制不清楚,很多功能还不知道怎么样用。去看wiki简直是看见就头晕。本渣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储物箱在哪里。也不知道魔晶石怎样获得。也不知道副本怎样进。可能都还没有玩到解锁的等级或剧情吧。

(5)组队任务,很多都要等5~10分钟才凑够人。不是说没有人的话,就能派NPC帮忙吗?可能是我没有找到这个功能。

最后

本来¥39 = 3900分钟(65小时),即¥0.6/小时,确实价格可以接受,这个游戏也适合养老。当成单机来体验一次估计也没有啥问题。现在好玩好看、简单易懂的游戏确实不少。FF14如果就这个水平的话,本渣觉得是有点浪费时间了,甚至大部分时间都挺无聊的。作为单机游戏来玩的话,很多对话语音是缺失的,有的做了无声动画,有的只是文字对话,体验非常割裂。

其实本渣觉得,FF14的底子比WOW和老滚OL都好。就是入坑门槛太高了,重复无聊的任务太多了,作为第一款玩的FF游戏。感觉到优美的建模,感觉到FF的元素,如仙人掌、陆行鸟。作为一款MMORPG,不需要折腾插件就能玩确实不错。但是MMORPG有的缺点,也全部都有。开放世界不彻底,上手门槛高,满级前无聊的跑图任务。什么遭遇战的,本渣也是很喜欢的,就是直接上去砍就没有意思了,奖励也可有可无,没有重复刷的动力。

如果日常能更加多一点ACT游戏的元素就好了,不是纯粹的堆数值,滚键盘。为了低端玩家不至于卡进度,任务都非常无聊,剧情可有可无。这么帅的衣服、脸蛋、武器都是一样劈劈劈动作,确实无聊了一些。

图片

广州最近要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大会》

广州也有亿航智能、广汽集团、小鹏汇天三家本土企业在搞载人飞行器。本渣也幸参观过两家,当时讨论最多的就是政策问题,而非技术可行性本身。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担心国内现在的技术能力,更多关心的是行政管理、配套服务、安全责任问题。现在广州市政府主动带头搞,这条路一旦走通了,或许就是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的市场。

安全问题

纯技术安全是需要制造厂商去死磕的,本渣不懂就不哔哔了。但是配套安全应该是很容易想到的。

(1)航道安全,就好像民航一样,有规定的航线,有规定的计划,这样才能保证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低空飞行也是一样,航线和使用时间需要先划分出来,有人管理、严格执行、能够调度。

(2)应急安全,再多的地面保障,再好的人工智能驾驶,质量再过硬的飞行器,再合适不过的飞行天气都无法保证飞行过程的人员生命安全,不论是乘客还是地面人员财产。所以如果有了低空机场、航线、注册飞行器等信息,就应该配套应急处理救援方案。

(3)保险保障,购买机票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购买加强保险,甚至有延误险等。营运商、服务商、乘客、第三者的保险也要跟上。

营运问题

(1)不论是载人观光、载货运输、应急救援、表演、测绘监测、农业应用…都应该有专门的营运规定。在操作上留有盈余,留有操作空间。正如高铁运营上有时刻表、有购退票手续、有安检、有接驳车辆、有专门机场、有增值服务。

(2)引入竞争,避免一家独大,利益和权限分配提前规定好。运营权永远是无法避免的问题,是一家独大,还是争抢经营,这很难说。因为飞行器再天上了,通过政策漏洞,技术优势来争抢市场、争抢权益。譬如挤占别人航道、危险飞行、噪音扰民、攻击/阻碍飞行器等问题。

(3)无人驾驶?远程遥控?有人驾驶?这方面还是没有定论,当然最经济的方案肯定是无人驾驶,广州的ATM线也是无人驾驶的,还有无人驾驶小巴,无人驾驶扫街车等投入使用了。就是推出之前,测试验证是否足够,不出问题就是99.9999%安全率的问题,出问题了就是100%的概率问题了。所以不是无人驾驶难以信任,而是出了问题难以有人付得起责任的问题。到时候很可能就是临时工、实习生背责、乘客赔偿的推诿。

公开透明

说了这么多,利益问题才是核心问题。在所有环节中,让所有相关方都能负起责任,让所有付出者都能有收益才是最考验智慧的事情。

研发公司、研发工程师、制造商可能会觉得自己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产品没有让自己赚到多少钱。

营运商、服务商可能觉得飞行器问题多,质量差,各种规则规范太多,执行成本大。

政府领导,基层人员可能觉得自己排除万难,千辛万苦促成的政绩,不要被一些资本利益集团搞毁。

民众会有支持的,会有反对,这可能是新一轮的分配不公问题。平民大众可能坐公交地铁都要考虑怎样省钱,看见这么高级的飞行器载人,自己也是纳税人,却没钱没权享受。是不是有急救飞机,是不是有消防飞机,是不是有救灾飞机,让社会服务基本服务不缺失?还是只是沦为有钱人的玩具?是成为广州的一张新名片?就好像上海的磁悬浮一样。还是变成巴铁,成为圈钱的工具?

之前用Navicat因为要收费,特别的麻烦,MySQL自带的链接工具也是难用得要命,连登录都是个问题。最近公司的大神推荐了DBeaver,非常好用,在微软商城就能下载,就是下载速度超级慢。用来写写SQL,非常够用了。
官网:dbeaver.io

图片

现在大部分电脑都是2.8k屏幕,4K屏幕。在使用了屏幕放缩后,会有一些老旧软件不适配。这个问题在Win7时代开始就有了,想不到用友U8还没有解决,应该是UI框架的问题无法解决了。先不说眼不眼花的问题,这个UI看见就头疼。

所以论客户端Web化的重要性,client端很难适应Windows的作死式更新。

图片

图片

2004年6月30日,本渣关注了很久的玲珑与秋月这位UP主终于发布了他们的玲珑迷你主机了。因为没有官图呀,我就随便截个B站的视频图吧。形态就是一把紧凑折叠键盘里面塞了AMD R7 8840U这块暂时最强独显的CPU,还有60瓦时的电池。

图片

本渣先站个队,这个设备对于本渣来说不太方便,因为太适合严谨的出差办公场合。所以这设备的使用场景肯定就是那些极客、玩家、尝鲜的群体为主。先过过配置:

  • 三维:折叠就是一个普通折叠键盘,展开就是一个常规紧凑键盘。
  • CPU+显卡:AMD R7 8840U + 780M
  • 内存+存储:16G/32G板载 + 500G/1T 2230规格固态
  • 接口:1A + 2C
  • 电池:60瓦时(16000毫安时) 续航说最大10小时,高强度3小时多。
  • 价格:16+500:¥4699,32+1T:¥5699,内测价16+500:¥2999

使用场景:

前面本渣说了,在严谨办公场景,这台迷你主机是不太合适的。首先是不配备屏幕,官方建议的使用方法是配一台Pad、便携屏幕、或VR眼镜。这样对比在星爸爸K书的一台MackBook,在客户现场吹PPT的一台ThinkPad来说,确实累赘了不少。

再有是出差场景,如果你是用一台MackBook或ThinkPad,一盒上盖就能塞进背包里面出发,充电器大概率跟手机通用。如果是玲珑+Pad/便携屏/VR眼镜,你起码要塞两样东西吧?而且同样的都是带电池的,都不能托运。在高铁、飞机、汽车上用笔记本电脑还能放在大腿上凑合使用,而玲珑主机是跟屏幕分离的,肯定就需要有桌子才更方便使用。

但是你有Pad,你喜欢VR眼镜的沉浸感,你只是需要在多个地方驻点工作。你的工作方式和场景是比较自由的,就是UP主的视频那样的方式了。

(猜测)性能释放:
对比GPD WIN MINI的8840U版本的话,性能去到15W功耗其实就已经是续航、散热、性能的最佳平衡点了。15W功耗应该是也是官方说的3个多小时续航的来由。而10个小时的续航,可能就只能去到5W左右的性能释放了。但是如果是性能释放好的笔记本电脑,是能去到50W左右的性能释放。
所以本渣猜测,3档的预设性能分别是:

  • 5W:看看视频、文档用的
  • 8W:浏览网页,查查资料,用用简单的office码字
  • 15W:网游,PS,剪片子,编程,CAD等

得出这样的结论还因为是官方说最大键盘表面温度是37°C左右(目测是25°C室温),能压到这个温度,CPU是很难上20W以上的功耗的。具体参考GPD WIN MINI的8840U版本应该差不多。

所以,画质玩3A大作的同学可能要失望了,估计还没有8840U的掌机体验好。

性价比:
发布会对比的应该是HP 星Book 13Pro 8840HS 16+1T ¥5999。但是我觉得大家同为国产品牌,更应该对比的是机械革命 无界14X 8845HS 24+1T ¥3999。这样一对比,玲珑 8840U 16+500G要¥4699(券后¥3999 内测¥2999)其实性价比就差不多了,我们详细对比一下:

截止到2024.7.1

对比项目 玲珑 无界14X
价格 券后¥3999,内测¥2999 淘宝¥3999
芯片 8840U 8845HS
屏幕 14寸2.8K
接口 2C(USB4)/1A 2A/2C(USB4)/HDMI/3.5mm
电池 60Wh 60Wh
配置 16+500G 24+1T

同样是¥3999,无界14X有更强的CPU,有屏幕,更多的接口,更大的存储和内存。除非玲珑真的能做到拼多多¥2999,不然会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

截止到2024.7.1

对比项目 玲珑 铭凡UM880Pro
价格 券后¥3999,内测¥2999 淘宝¥3199
芯片 8840U 8845HS
屏幕
键盘
接口 2C(USB4)/1A 4A/2C(USB4)/HDMI/DP/Oculink/网口/3.5mm
电池 60Wh
配置 16+500G 16+500G

去除键盘和电池,铭凡UM880Pro也才¥3199,700元的差价也够买一个不错的1080P便携屏+移动电源+键鼠了。

截止到2024.7.2

对比项目 玲珑 GPD WIN MINI
价格 券后¥3999,内测¥2999,32+1T:¥5699 淘宝¥5799
芯片 8840U 8840U
屏幕
键盘 有,带手柄
接口 2C(USB4)/1A 1A/2C(USB4)/microSD卡/3.5mm
电池 60Wh 44Wh
配置 16+500G 32+500G

如果按照32G零售版来计算,跟GPD WIN MINI比也是性价比低不少,人家带手柄和不错的7英寸屏幕,就是键盘打字手感肯定是差很远的。

可能发展方向:

  1. 这个模具和设计还是非常好的,但是迷你主机大多数玩的是性价比,不以价换量的话,就是走纯精品的高品牌附加值路线了。也就是挖掘小众的场景,譬如跟VR眼镜、Pad更好的适配,有专用APP,专门优化连接体验,更多的小周边设备,充电头、充电宝、蓝牙耳机、便携屏、VR眼镜合作厂商、鼠标、鼠标垫、彩色外壳、外壳定制、键帽、扩展坞、二次元IP联名、3D打印机、螺丝刀啥的等…也就是做成艺术品,价格就不一样了,什么镭射刻字必须来一套。
  2. 要量的话肯定是要换更加低端的CPU的,4500U,N200之类。实话实说,臭打游戏的肯定不会买这种性能释放差的产品的,现在5999都能买4060游戏本了。真玩机的也不会要这些接口少的产品。但是用老款CPU、弱鸡CPU,走轻办公市场,1500元以下买个小主机,门店、家里、书房、学习、微创业者都比较适合,i9级的市场还是很好抢的,只要肯放下身段,搞十多样用不上的破配件,什么擦拭布、9.9元鼠标、19.9元U盘之类。
  3. 搞信创,用上那些龙芯、兆芯、ARM的,装上鸿蒙、麒麟这样的系统,主要不是卖硬件,主要是卖服务。什么系统安装,软件安装、电脑设计培训、开源硬件。就是这硬件要能写入各种各样的系统和软件来实现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功能。当然这是抢树莓派、香橙派的市场,但是本渣认为,大部人都只是想尝鲜一个小小功能,而不是动手去搞硬件,搞系统的。
  4. 抢占客厅、会议室、展厅。我猜这款设备最大的亮点是投屏的便利性,配合什么WIFI6、蓝牙、星闪,再配合什么推荐的投屏设备、路由器,组成一个个需要远程使用屏幕的便利场景。或者里面再装几个模拟器,各种ROM、ISO的,配个🎮手柄。

(一)全选控件:一键全选,批量修改控件显示属性!

方便要统一改全部或某些字段的属性,如边框
图片

(二)字段应用:快速创建应用其他表单配置好的字段

方便要建立一个新的表单,其中大量字段跟其他表单一样。这样就不用手工一个个手工重建了。
图片

(三)表格隐藏设置:根据字段输入条件,灵活控制自动显示&隐藏!

根据业务情况,能显示或隐藏哪些字段。
图片

(四)条件视图:不同业务,调用不同视图!

例子:采购订单

  • 采购员需要看到全部信息
  • 销售员需要查看货期,但是不能看到采购成本
    配置:采购视图 和 销售视图
  • 采购人员可以看到采购视图,有采购订单全部数据
  • 销售人员只能看到销售视图,里面没有任何采购价格成本字段

图片

视图的控制还能在不同的操作类型进行控制,譬如采购订单的需求是完全来自某位销售人员填的销售订单,交期、货物还需要销售来再次确认,但是采购单价不能让销售知道。

配置: 采购视图 和 销售视图

  • 新增采购订单,看到采购视图
  • 审批采购订单,到了销售人员审批的流程,只能看到销售视图

图片

视图的控制还能针对特定的流程阶段进行控制,跟上面的操作控制不一样。审批操作配置是一样的,但是有3步,这3步分别是采购主管、销售人员、总经理的审批。其中采购主管和总经理要看到采购视图,销售人员只能看到销售视图(看不到采购成本)。

配置: 采购视图 和 销售视图

  • 采购主管,审批流程看到 采购视图
  • 销售人员,审批流程看到 销售视图
  • 总经理, 审批流程看到 采购视图

图片

视图除了用于权限管理,也能用于类型管理。

譬如:办公资产、设备资产、房屋土地,的固定资产要显示的内容不一样,但是有很多共同的字段。为了让不同的管理者看到的固定资产主数据能界面简单清爽一点,可以为3种固定资产配置不定的视图界面。譬如设备资产有停机维修记录,房屋土地资产有面积和测量文件,办公资产有领用人记录。

(五)表单导出导入:快速复用已有表单模板,降低从零画表单!

如果有现成做好的表单,可以通过导入后直接使用。
如果做好了一张表单,可以导出来,方便快速用在别的地方。

图片
图片

譬如:

  • 做一张含有企业LOGO,配色的表单,就不用每次都要调色、字体、LOGO了
  • 采购订单和采购收货的字段几乎是一样的,自己导入采购订单来形成采购收货单,就能省去很多配置。
  • 在云市场看到非常合适的样式单据,直接下载来使用。

图片

(六)智能生成表单:一键Excel、图片转表单,自动画表单!

  1. EXCEL转表单
  2. EXCEL转表单+导入数据
  3. 图片转表单

图片
这是导入后的效果,格式基本上都导入进来了
图片

(七)控件清空设置:严谨字段清除逻辑,保障数据填写有效性!

有的时候,为了避免错误触发控制判断,我们要强制清空某些字段。譬如面的例子,资产类型有:设备资产、土地房屋、办公资产,三种。
其中

  • 设备资产需要填写功能位置,即设备所在发挥作用的位置。
  • 土地房屋面积、地址。
  • 办公资产对这些设备和房屋土地的附加字段都不需要填。

图片

(八)导入导出样式模板:快速复用已有样式模板,节省设计量!

一般公司都有自己的vi设计,特别是纸张样式,logo、行列都有要求。我们把这样的样式先设计好,然后就可以导出来复用了。让全公司的所有表单样式风格保持一致。

图片

(九)明细表批量修改:批量操作,省时省力,效率翻倍!

我们要修改行中的某些字段的时候,无法像EXCLE这样拖动修改,快速替换。用行明细里面的按钮设置,就能添加一个批量修改的行明细内容的功能。

图片

图片

(十)明细表树形结构:结构化展示,提升表单业务展现能力!

见下图效果,建筑物用树形格式来拆分不同的房间和楼层。

图片

配置方法:
(1)拉入一个明细表,选择树形明细表结构
至少要有两列是文本框控件,用于存放父节点和子节点的编码
图片
(2)配置树形规则设置,主要是捆绑父节点和子节点的两列文本框
图片
(3)配置树形样式设置,默认配置就行,一般都不修改
图片

(十一)明细表高级组件:列头和数据筛选、列排序、列冻结、批量删除,方便快捷!

如果你想像EXCEL那样去做行明细的列操作,譬如筛选、排序、冻结、列总计等操作,就可以勾选打开高级

图片
图片

(十二)明细表动态列头:行转列,灵活转换展示,快速聚焦数据价值!

在另外的视图中,可以把某列拆的具体内容开成更多的列来显示。

图片

(1)先要复制一个新的视图
(2)在新的视图中选中一列作为可拆分列
(3)把要拆分显示在这个列上面的值(字段)拖到这个要拆分的列里面
(4)把这个视图赋予在流程、操作权限里面,方便打开查看。

图片
图片

(十三)列表头动态匹配本表数据,减少冗余信息,精简布局!

列表中的列,能根据另外一个列表的行来发生改变
如下图:
表1:分别有中文、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这5行。
表2:根据表1的行来生成对应的5列,能分别对这5列进行评分,并加总。

图片

配置方法:

(1)配置两个明细表

明细表1:
【评分项目】文本

明细表2
【测评项目】文本
【考评得分】数字
【总分】数字

图片

(2)配置明细表2的动态列规则

明细表2
表头新增一列,然后把【测评项目】下面空出来,用于做“动态列规则”

图片
图片

在【空白】的【测评项目】列头下面点击鼠标右键,选择“设为动态列”
图片

按照下图的配置方式:
图片

(3)配置分数填写字段和分数汇总

有一个叫【动态列求和】的公式,可以专门处理动态列的求和等计算。

图片

(十四)列表头动态匹配跨表数据,灵活定制维护,适应业务动态扩展!

动态列的列头,来源于一个列表中的具体值。还能通过一个类型来控制列显示值。

图片

图片

实现方法:

(1)配置一个底表,用来存储动态列的配置。如下图;

图片

(2)底表和动态列实现结果表单的【评分类型】要用同一个枚举值。

图片

(3)设为【动态列】

动态列实现结果表单的列头有3行,如图。中间行留空来【设为动态列】
列头第3行设置为笔试得分、面试得分。

图片

(4)配置【动态列】

  • 扩展方式:列表头动态匹配
  • 扩展字段:“动态列实现结果表单”的明细表字段【测评项目】文本
  • 字段值来源:跨表
  • 数据源名称:动态评分项目,即新建的那个底表
  • 匹配字段:新建的那个底表“动态评分项目”中的【评分项目】文本

图片

  • 数据范围:配置公式,把底表和“动态列实现结果表单”的【评分类型】做等于判断

图片

(十五)冻结列头(表头)

平时我们要填的行数太多的时候,就会出现列头被挡住了。

图片

配置方法:
只需要把这个明细表的【明细表高度】选择为最大高度,填写一个330-1000像素的值就行。一般选择400-500,比较适配现在的大屏幕电脑,太大就不推荐了。

图片

(十六)明细表的快捷筛选

把某一列选取最多5个值做快速筛选
配置方式比较简单,就是做一些公式

图片
图片

除了下拉模式,还有页签模型

图片

注意:使用【高级组件模式】也能获得同类效果,就是没有那么快捷了。

图片

(十七)明细表的定制搜索

选择这个明细表,然后配置【自定义查询项】

图片

现在我们学习了3种的快速对明细表做搜索的方法了,见下图

图片

(十八)明细表逐行的展开查看

这个功能是默认打开的,也可以关闭。

图片

选中这个明细表,然后配置【查看详细设置】

图片

(十九)明细表选择行的时候,可以多选

行多选有两种方法,配置【关联】业务关系时
配置1-列头:出现在明细表按钮区,支持多选记录并插入
配置2-字段:明细表行支持多选

图片

(二十)高级流水号

情况1:同一表单种枚举值不同而前缀不同的统一流水号

例子: KY-2024-00001
<2位项目类型编号> - <4位年份> - <5位流水号>

位数 长度
1-2 2 项目类型编号
3 1 固定值’-‘
4-7 4 4位年份
8 1 固定值’-‘
9-13 5 00001~99999年重置流水号,所有类型共用一套流水号

图片

(1)配置枚举值

注意枚举值编码 = 流水号前缀

图片

(2)配置高级流水号

  1. 高级模式
  2. 小流水号,重复应用关闭
  3. 绑定表单
  4. 表单变量

其他的配置就不详细讲解了

图片

(3)配置表单

绑定枚举值

图片

绑定流水号

图片

情况2:多个表单使用一样方式的流水号 互不干扰

例子:

  1. 销售订单:SO-2024-07-0001
  2. 采购订单:PO-2024-07-0001

为了省事,只需要配置一个【高级流水号】就能给多个表单使用。

图片

这样配置的【高级流水号】就能同时给多个表单使用,而不用再配置多个【简单流水号】

图片

情况3:多个表单共用同一套顺序的流水号 同时占用一个顺序号

例子:采购收货、在建转固都能产生固定资产编号,而固定资产编号都是一致的。

  1. 采购收货转固:FA-2024-07-0001
  2. 在建工程转固:FA-2024-07-0002

图片

配置高级流水号的时候选择【大流水】

图片

(二十一)公式组件 云市场是预设好的Groomvy代码函数

首选要用系统管理员【开启云端资源】

图片

接着就能在使用公式的时候找到【云端下载】的公式了

图片

下载的时候,可以发现其实就是用Groomvy代码函数写好的公司。有一定JAVA基础的同学,可以自己尝试写一下,遇到问题可以参考一下别人写的公式。

图片

这是直接使用的效果

图片

这是使用的方法:
主要是配置参数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十二)根据单据字段逻辑带出不同的审批人

这是效果,审批类型分别是五金件、塑料件、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和包材、办公用品,5种类型。5种类型分别对应5个不同的审批人。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图片

配置方法:

(1)先配置一个无流程表单(底表)来存储审批类型和审批人之间的关系。

图片

(2)再配置【流程模板设置】中的【动态匹配】

  • 流程匹配表:就是我们做的那个无流程表单(底表)的审批类型和审批人对照表
  • 自定匹配条件就是流程表和无流程表的审批类型。匹配是可以多条件的。

图片

(3)配置【流程制作】,在添加一个节点的时候,选择【审批路径表】。然后选择审批人。

图片

(二十三)分组树列表

可以使用字段来作为分组树进行分级分层筛选

图片

配置方法:在门户的页面配置,用【默认无流程列表】中的配置即可。

图片

(二十四)布局的快速复制粘贴

通过简单的复制粘贴,就能在两个表单之间进行布局(包含字段)的复用。能节省大量的画表单时间。

图片

先看需求

为什么会有低代码、无代码的需求?

我们平常所说的代码,是人类与计算机沟通的语言。一位程序猿为什么能控制计算机。是因为:

程序猿编写了高级编程代码(相对易学易懂) -> (难学难懂)汇编代码(编译器) -> 机器语言(电信号) -> 集成电路进行运算(即电脑芯片) -> 作用到屏幕、控制、存储、打印机等设备

所以,代码就是方便用人类思维编写和理解,从而指挥计算机进行运算操作的指令语言。

而我们要省去的代码(高级编程代码),就是指JAVA、Python、C++等这一类需要同意长时间学习和训练才能掌握的与计算机进行沟通的语言能力。

用更容易使用的操作方法,如:点击图形、编辑配置、拖拉鼠标、编写图表等更加容易操作去编写计算机程序。从而省去3~5年的专业计算机高级计算机编程语言代码的学习,就是低代码、无代码致力的方向。

所以如果不是计算机专家,要控制计算机,以前基本上就只有学习高级编程代码,或学习汇编代码两条路。前者是我们俗称的程序猿要学的东西,后者更多是高级开发人员或高级计算机工程师要学的。现在小朋友非常流行学习的Python编程,就是一门高级编程代码,学习的目的更多是形成计算机逻辑思考能力。

现今的计算机(电脑)如果只是浅浅的掌握一门高级计算机编程语言,是无法完全控制一台计算机的,更何况是要控制集群、网络、更多的设备。

例如一个全栈开发APP的工程师,就是一个人干完一个APP所有开发的事情,就可能需要会不止于HTML、HTML5、CSS、JS、JAVA、SQL、LINUX、NGINX、MYSQL、Git、Nodejs等一堆语言、软件、开发框架。精通并开发出来一个不错的APP,需要3-5年的经验。如果你想让一个完全不会开发的人,半小时就开发出来一个简单的APP应用呢?

这种需求在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发展并适应市场的大环境下,已经非常普遍。当然这些需求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初的需求只是开发人员、程序猿自己提出来的需求,而是开发人员要“偷懒”而设计出来的复杂代码框架,就是最初的低代码技术了。如:

(1)一键部署博客、公司宣传的网站工具。
(2)拖拉拽就能完成的数据表之间的关联关系。
(3)数据交互接口的可视化配置,而不用写代码。

这些需求慢慢演变成为现在的:

(1)要一个新车试驾报名小程序
(2)要一个客户试车、购车、售后维修全生命周期流程跟踪系统
(3)要一个客户订车到下到至自动化生产工厂,自动订购原料、自动安排生产任务、自动完成出厂检验、自动约客户交车、自动为客户提供车辆保养维修、应急救援、保险服务的工业智能系统。

没错,这些系统全都可以由低代码、无代码技术来完成。当然复杂性不一样,需要金钱、人力和时间成本就不一样。

低代码、无代码技术对比传统程序猿写代码有什么优势?

首先要知道,低代码、无代码在程序猿的工作场景也是非常流行的。

譬如现在很流行的recat、vue前端UI界面,都可以通过拖拉拽,甚至是AI自动生成,而不需要程序猿一行行的代码写出来了。

这项技术从长远来看,有不少的优势。

优势1-相对的更快

如果你要做1个页面,里面有50个UI元素,并且这个页面是马上能使用,有基本的业务逻辑,并且已经对接好数据库,用户能正常使用。如果用无低代码、代码技术肯定要比纯手写代码更快。

但是如果你是要做100个有设计风格规划的页面,就不一定了。有以下情况,还是需要用代码会更加快速。

(1)低代码也有不能满足需、和功能、风格的设计。譬如你要开发的APP是两栏式的,而低代码只能提供一栏式的显示方法。

(2)有的工作,直接改代码会比低代码快捷。譬如批量修改一个代码参数。在代码层可能只需要一次替换,5000个参数就全部替换完成了。在低代码里面可能需要手工操作5000次,哪怕只要操作10次也会让人觉得很烦。

(3)微调很麻烦。如果要针对程序的微小功能、性能、设计做很轻微的调整。很可能低代码就没有这样的功能,只能改源代码。但是因为做低代码的应用设计师压根不会编程,哪怕会编程也很难读懂不是自己写的代码。所以大概率,无法实现这些微调。譬如我的登录框就想做在离手机下边框319个像素。

优势2-相对容易理解

低代码技术通常都会做得比较容易理解,让具备编程基础的人能提高开发效率。无代码技术一般就是只针对只懂业务,不懂开发的人员。

但是,不代表不需要学习就能掌握这项技能。

(1)绝大部分的低代码能力,都是要求使用者最好有开发、编程基础和经验的。因为在配置的时候,很可能就是继续利用开发和编程的思路来做配置。譬如数据库设计,你要知道长整形,双精度是什么字段类型。

(2)各家低代码的通用性一般都比较差,也就是你学会A厂家的低代码,再去学B厂家的低代码,很可能就要重新学习。这种学习难度一般不亚于学会了C++,然后转去学Pyhton。

(3)绝大部分情况,还是需要专门的人员来来做低代码工作,只是相对于程序员的要求会更低一些。然而低代码应用设计师的工作压力不会比程序猿低,因为效率上来了,要设计的内容就会更多,需求也会更加复杂,时间要求就会更短。

优势3-可以完成更加多的事情

有了低代码、无代码之后,一些相对简单的需求,就能快速搭建。如:做一个假期管理的系统,做一个活动报名的系统等。

然而,能用的功能,快速搭建是没有关系的。 而好用的功能,是需要打磨的。 有了低代码可以快速做迭代,可以快速试错,但是,这个打磨的过程还是无法省去的,因为要迁就低代码可实现能力的不足,需要妥协的功能会更多。

怎样选择一套低代码技术、无代码?

看自身的能力

自身完全没有开发能力

如果自身是没有任何开发能力的,但是对系统有较多自己的想法。这就需要一套非常傻瓜的无代码技术产品。最好是依附在OA、ERP这样的成熟软件上的无代码技术。这样能减少学习成本,起码有不少成熟的工能可以直接用,自己要做的低代码、无代码工作一般不多。

自身有比较强,甚至是很强的开发能力

自己有能力为什么还要选择低代码呢? 其实有开发能力的人才能加能看清低代码技术的能力,并且更加容易用好低代码技术。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譬如流程管理能力、自定义报表能力,都是很多程序猿不像涉及的领域。那就购买专业的低代码技术就好了,为了就是补充自己某方面能力的不足。

看自身业务系统的复杂性

非常简单的业务

譬如就开一家简单的小店,买买货,做做小作坊生产。压根不需要低代码,甚至连系统都不需要。

有数十人的公司

已经有财务、业务系统。但是都是现成的系统,无法很好满足业务改变的需求。譬如订单样式每年都要改,数据难以全部拉出来对比分析,审批涉及多个人,每年都搞点新业务,同事们的想法特别多,工作环境场所变化快,人员变动比较快,市场变动比较快。总结就是出于一个竞争变化较快,无法长期稳定地做单一业务来满足公司盈利要求的。如:纯人力服务型公司的游戏开发、咨询服务、教育等。

因为针对这类型公司的业务系统虽然不少,但是基本上都是功能推出时就已经落后市场需求。因为人力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管理规范来节省人力,今天做OKR,明天就要做阿米巴,后天就搞KPI,大后天就要搞敏捷管理,大大后天就要搞扁平管理。

低代码、无代码技术就能很好为这些企业实现管理思路的快速落地。

需要做一套超级复杂的系统

公司已经有十多套以上的独立系统,做了极其复杂的相互打通但是效率不高,并且总是容易出错。每个人都要为操作不同的系统而烦恼。急需梳理数据流、业务流、组织权限,有机轻量统一地打通这些关键系统,让臃长的业务流程能在各个系统中能相互配合的执行下去。举个例子:
<例子可以跳过不看>

公司要招聘新销售,销售部填了一个用人需求
HR收到用人需求,结合公司预算,和人才计划通过评估了。
用人需求走内部审批后,HR就能跟销售部确认最终需求。发布需求到招聘网站。
有10个人来面试,通过10场面试,面试官都给了评价。
通过专场会议讨论和综合评分,选用了其中3人。
3人办理入职,申请配发了系统账号、电脑、工位。
经过入职培训,部门培训后开始分配客户跟进。
每天3名新销售都要记录客户跟进情况,还要上学习培训平台打卡学习。
申请样品、申请技术支持、申请报价、申请合同、报销都要走流程。
好不用容易签了第一个客户,需要跟进货物采购请款确保交期。需要跟进安装、培训情况。随时申请开票催款。
老客户投诉了,要开单找人支持。新客户要试产了,要申请货物特批。
续签服务合同要跑申请,合同变更要跑申请。自己的客户给别的销售抢先报备了要跑申请。
家里娃生病了要照顾要跑请假申请。
要做明年预算,需要上报预算。根据部门、项目、年月份的费用报销金额都要有控制。
要填写日报、周报、月报、季度报、年报。
公司要计算工资了需要这名销售的订单情况、考勤情况、薪酬配置、五险一金请情况、个税情况,奖惩情况等。
每年要参与审计,看看价格和合同有没有那问题。
希望晋升需要填写晋升汇报和考核。

公司为了这么冗长的流程,这么零散的工作,一般会购置大量系统。HR、CRM、SRM、PM、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如果只是两三个系统还好,一旦一个员工要操作2个或以上的系统才能处理好日常工作,肯定就会产生负面工作情绪。譬如:

(1)入职:需要在HR系统再填一次简历,领用工作用品需要去OA系统申请。
(2)客户管理:需要去CRM系统领取、跟进客户。做合同又要跑回去OA系统,很多客户需求还要手工再填一次。
(3)货物跟进:跟进客户的货物,还要去SRM系统查看。
(4)库存查询:查询有没有现货,要去到SCM系统去查看。
(5)报销:项目预算要在费控系统先打申请,但是报销还要去OA系统填单
(6)日报:日报在CRM系统填,但是出差报销无法跟日报关联,因为在费控系统。
(7)订单:销售订单在CRM系统,但是合同在OA系统,还要手工再上传一次关联。
(8)审计:明明所有审计数据都在各个系统,审计部门要我全部整理成电子文件、打印出来、填写EXCEL,还要让我在OA上确认工作完成情况,做整改跟进和反馈。

如果用了低代码、无代码能力,会有什么改观呢?

(1)销售部门填了用人需求通过AI润色扩展,转化为10多点清晰的岗位需求。 因为低代码、无代码一般都已经接入了AI能力,可以直接调用。

(2)用人需求通过审批的过程,由无代码的BPM来走流程,需求可以从CRM直接提出,在HR里面做评估,由预算中做新招员工的预算进行控制,再通过OA跑审批,最终回到HR里进行确认,并自定发布到BOSS等求职网站。 低代码、无代码一般做接口都非常方便,能跟CRM、OA、BPM、HRM、财务预算费控、招聘网站等系统可以很好兼容,很多接口都是现成的,基本不需要动开发,只需要充值买流量就好。

(3)数十分简历直接就自动下载到HR系统,AI会先进行一个排名筛选,优选前10份给用人部门和HR进行面试。剩余的会留在HRM作为人才候选库。其中通过的3人在入职当天,发现自己的档案已经填好了,只需要补充填写简历不具备的,还有检查其他内容有没有缺漏而且。

(4)有一张入职流程表,会引导新员工完成所有入职工作。包括入职登记表、领用办公用品、入职培训期次选择、部门领导约见日程等。虽然不同的事情还是会跳转去OA、HR、CRM系统完成,但是不需要新员工一个个系统去登录,并且在入职流程表可以检查自己所有工作的完成情况。

(5)进入部门工作的后,新销售在登录门户后,能完成自己所有日常工作,领取客户、客户拜访登记、日报、周报、来自所有系统的消息、自己和其他同事安排的日程进行选择是否参与并回复、绩效表现指标和报表、资料查找、公司部门的新闻和公告、同事的论坛帖子、随时发起跟每个同事的邮件、通知、工作、任务交流流程。

(6)签署合同之前,可以查看到这个客户、这个新项目的所有关联信息。包括跟合同相关的材料、人员、计划、预算、领导批示都能全部在合同申请流程上完成。合同也是按照规范自动完成转正文、风险评估、问题报警、AI纠错、审评流程、用章申请、打印盖章、归档。并且采购申请、发票申请、收款确认、交货通知、验收通知、费用报销都能跟合同关联。一份台账就能查完跟这份合同相关的人和事。

(7)月底绩效评估的时候,定量指标能关联到每一份合同、收款、工作任务的明细。定性指标能自动发去评分领导手上,并能穿透查看到与这个销售相关的所有资料,AI可以会给一个汇总数据,完成多少收款,完成多少合同,参加了多少场市场活动,新增了多少潜在客户等信息,并给出在公司销售团队中的排名。

(8)结合这位销售员的工作,HR能获得绩效评估结果,结合之前的个税情况,五险一金报备情况,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奖金奖惩情况,运行出来工资单,通过审批后,由财务出纳进行执行。出纳把工资单转到银企直联界面,通过资金计划优先级进行排序,工资是每月5日或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发放,是优先级最高的支付工作。系统到了发工资这一天,会提醒出纳执行工资发放。30分钟后,全公司都能收到工资单提醒,能去在银行APP查到账情况。

以上的工作,如果方在多套系统,工作效率非常之低。但是借助低代码、无代码的这些能力,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1)BPM能力,就是流程审批管理能力
(2)组织权限,就是组织架构,即公司、部门、职位、岗位、项目、多维组织、职级、角色、小组等对一名员工在公司中各种业务情况的的位置编排能力。
(3)对接能力,插件化的接口能力、配置化的接口能力、开放的接口能力、可以业务化的接口能力、数据化的接口能力。
(4)自定义表单,可以定义一些其他系统没有的表单进行补充和跨系统之间的关联。可以保留关键的流程数据,用于各系统之间的联动。
(5)门户能力,把所有的业务、工作、报表、消息、流程都在一个页面完成、查看、跳转、处理。
(6)消息集成,把所有的消息、通知、流程通知、警报、报表、指标都能在一个平台看到。
(7)报表分析,数据能集中到低代码平台进行统一分析,展示。
(8)AI能力,因为集成了AI接口,甚至AI应用,可以快速完成AI能力的部署、使用。

代码的10大坑 厂商不说的就是有坑

(1)前后端分开配置,工作量翻倍

很多低代码的功能其实就是把画UI的工作,创建数据库的工作界面化。简单的表单或应用还好,但是如果是稍微复杂一点的,绝对比手写代码要花时间,甚至更加难以管理。甚至打印格式都要用BI的方式来再搞一些。所以要注意的是否在画好表单后,数据库、前端、数据库设计和基础业务逻辑是否已经做好,成熟的低代码都是一次配置,这4样东西都做好了。如果不是的话,那只是一个开发工具,而不是低代码工具。

(2)PC移动分类配置,工作量再翻倍

现在PC和移动端应该是配置一次,两端使用的。但是很多低代码平台只是说支持移动端,没有说移动端是否需要二次配置,配置的工作量是多少?我配置了APP,小程序是不是也要重新配置?当然很可能都不支持APP或小程序,只是移动浏览器的显示适配而已。

(3)低代码还是要写很多代码

很多的低代码工具,演示的都是拖拉拽,改个颜色,改个排班。但是很可能其他东西都要写代码,甚至是写很复杂的JS,JAVA代码?

(4)开发黑话太多,普通人学不会

最怕就是明明是低代码工具,还是一堆的开发人员才懂的黑话。什么数据库的长整形、布尔型。循环、输入、输出。各种IF、NULL的东西。这里搞个对象,这里搞个实体。

(5)部署运维复杂,得不偿失

可能一套低代码工具用起来是很简单,但是安装部署确是非常复杂。硬件要求也很高。一单出问题了,厂商自己是几乎没有能力修复的。因为不少都是在Github上抄的源码,要自己搞清楚做改造和调整更加无能为力。

(6)接口竟然还要做开发?

折腾了半天好不容易做一个表单,想要搞个接口确是只能动开发。这样的低代码不知道低在哪里?什么还有接口都可能不支持。你想对接ERP、CRM可能连导出EXCEL能力都没有。

(7)消息、审批、门户、报表竟然不集成?

用低代码做了一个客户管理应用,希望能跑审批、希望能做警报、希望能做一个门户页面,希望能做几张报表。你可能发现这些都要额外去添加的功能,额外购买、额外部署、额外对接、额外学习使用。

(8)逻辑、控制还要写复杂开发逻辑、公式、代码?

如果想完成一些常用的逻辑,譬如库存管理、预算管理、质检管理都会有一些计算逻辑,但是这些逻辑非常可能就是只能开发来做。没有一些简单的算法来做支撑。

哪怕只是报一个字体根据条件必填,或者变红色,很可能都是要写公式,写代码的。什么行汇总、唯一值、显示样式更加是无从谈起。就只有最简单的数据库级的增删改查,哪怕查找都没有快速筛选。

(9)需要安装大量插件才能实现功能

你想实现二维码,不好意思,要加模块。
你想实现浏览PDF、WPRD,不好意思,要加服务器。
你想实现富文本编辑,不好意思,要安装插件。
你想实现卡片视图,不好意思,这没有。
你想实现饼图数据展示,不好意思,单买一套BI吧。

(10)成熟互联网对接能力堪忧

现在很多应用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服务能力,譬如对接微信扫码登录,电子签章签名,工商信息下载,单点登录,NAS对接等…等很多的互联网服务能力的对接。这是需要低代码平台一个个的去打通适配的,如果少一点技术能力的厂商,基本都做不了。

更新:2024-11-04
图片
图片
阿里给了公告了,涟水中学也给了公告了。作为当时获益最大,赚得名声的两方,就这样草草约定在11月3日同一天发了公告,连公章都没有盖,就撇清关系了?大家看清楚,棋子就是用于完就丢的。谁说脏名声不是名声呢?


图片
最近一位中专生参加一个数学竞猜拿到了第12名的好成绩,本应能通过这个故事来启发更多人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但是这个事情在网上发酵了,引来了很多质疑的声音,而且不少都是竭斯底里地蹭热度。

譬如:这位赵老师,在网上这么哗众取宠的,用这么激烈的言论。
如果这是一位正儿八经教人育人的老师,在没有掌握实质证据的情况下,是什么动力让你用这么犀利的言语去攻击一名素未谋面,跟他没有没有任何交集的17岁的中专女学生?

本渣这里只是个人猜测:

(1)赵老师也参加过3届同样性质的比赛,作为一个高学历人士,没有获得很好的名次。可能会觉得很气愤,从而就发泄到这位女学生身上。

(2)赵老师可能也是教数学的,他自己带的学生都是高智力的高材生,竟然考不过一个中专生。这会让他的学生家长极大的质疑他的能力,这会砸他的饭碗。

(3)赵老师自己也非常清楚这些考试的漏洞,可以请团队,可以作弊。所以他在很痛恨这种比赛规则的情况下,还是参加了3次比赛,还获得了优秀奖。所以赵老师的这3次比赛,自己有没有请团队?有没有作弊呢?你又怎样证明你自己没有作弊呢?或者赵老师是否有能力提供团队作弊的支持?这就不得而知。可能赵老师参加的比赛不一样,无法作弊。

本渣一直都只能感受到这位赵老师非常生气,一直在网络上发泄他自己的情绪,释放他作为为人师表不匹配的气质。在参赌、在制造矛盾、在带头发起网络攻击、霸凌。本渣认为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和做专业研究的老师,应该清楚说什么是正确的和应该知道怎样把事情做正确,显然他没有做到。数学也没有教会他怎样做。

(1)掌握真实证据?他没有,就跳出来哔哔了。
(2)大胆假设?他做到了,而且非常大胆。
(3)虚心、小心求证?他没有,就跳出来哔哔了。
(4)向组委会和有关部门投诉、揭发、举报?他没有,就跳出来哔哔了。
(5)竞赛形式就这样,为什么不质疑竞赛形式?而非要逮着一个中专生在薅?既然这是竞赛形式漏洞,每个人都可以利用漏洞作弊,为什么不去质疑排前面清华、斯坦福的参赛者?他没敢质疑竞赛形式,甚至自己还去参加了3次比赛。他只敢质疑这位软柿子的中专生,他能用年长、学识、地位、互联网经验来碾压别人。

只看到他在网上发起骂战、挑起对立、制造极端情绪。

以下图片来自互联网

图片
图片
图片

再譬如:这位肘子老师,也是“著名的网络学术斗士”了。本渣不清楚这位网络斗士的现状哈,有说去了美帝回不来的,网上有肘子老师的八宗最还可以搜索到。

人家阿里的比赛规则就是这样的(可以看本文最下面的引用),然而好像只有他一个人看出来了竞赛形式有问题,全世界参赛的人都是同样的竞赛方法。也就是都是开卷,都是可以查资料,甚至主办方不发现的话都是可以找外援。也就是美洲原住民屠夫可以、生活很惬意的小日子也可以,既然阿里都知道这些“漏洞”了。为啥就姜同学一个人应该闭卷独自考试呢?竟然阿里有这些规则,怎样评分,评第几名就是人家阿里数学评委团队的事情。会不会抓作弊,能不能捉到作弊是阿里的事。用得着一位润去美帝的人来操心吗?阿里的奖金是发你们的美帝纳税人的钱吗?阿里选出来的数学天才,是要送去你们美帝帮你们造假吗?阿里选出来的姜同学挤占了你的涟水中专的学位吗?

所以回到利益关系上,为什么这件事肘子老师要出来哔哔呢?
本渣纯猜测:
(1)要完成美帝下派的抹黑任务,要搞点美爹喜欢的“Fake News”,这是肘子老师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2)同上
(3)同上
本渣真想不到更多可能了,这事情与已经润去美帝的肘子老师有多大利益关系了?肘子老师在阿美莉卡享受着最好的自由、最好的和平、最好的生活、最好的待遇,全都是靠阿美自己“打造”出来的“民主国家”。不像前面的赵老师还要跟一位中专生间接竞争,卷不过人家中专生了,赵老师只好亲自下场网暴一个才17岁的学生。今天赵老师能不顾一切网暴、霸凌姜同学,明天赵老师就敢网暴、霸凌其他地位不如他的莘莘学子,可能是你的孩子,也可能是你学生,或者是你的同学朋友。

说谎肘子掌握了微信聊天截图,他去举报呀。人在美国还这么正义,他敢回国吗?

图片
图片
图片

那么本渣自己的利益关系呢?

(1)当然是看到一位可能是好苗子的学生,在被各路“大佬”“神仙”网暴,实在觉得难堪,我们自己的学术氛围就只能是这样尖酸刻薄的吗?退一万步说,未来真的实锤作弊、实锤造神又怎样?这更多是阿里、造假团队(不管是正方反方)的无耻和堕落。你们这些专家学者在推一位17岁的学生进火坑,把本应学术界自己要解决的造假、作弊风气问题的责任试图转移到一位只有17岁的学生头上。你们急、你们吼的背后,究竟还藏着什么?不管谁,造成这样混乱的学术氛围的,这些作为专家学者的一员,难度都是先指责他人,不反思自己在这个圈子为什么就这样?不为这个圈子的不堪而行动,而感到羞耻的吗?

再问一次,在哔哔的人,你掌握证据了吗?你去求证了吗?你去举报了吗?你敢去收集证据吗?你敢去求证吗?你有能力去求证吗?你敢去举报吗?

哦哦,你们作为一名专家学者,有热度可以冲了,就先冲了再说,冲烂了再说。所以你们这些专家学者几十年的学习生涯累积的智慧,就只是为了要冲烂谁,冲爆谁?

本渣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以后就成了常态了。友好交流,友好表达意见对于这些专家学者是很困难的事情吗?某些专家学者就只会开喷、开团、网络干架、开盒?只有竭斯底里、口不择言、针锋相对、公开对赌才能把事情办好对吗?脑袋里面装了这么多的知识,上了这么好的学校,读了这么多书,享受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就给出这样的事情处理方式?在网上吼?在网上引战?在网上对赌?

人家姜同学只是穷苦家里面的中专生。你们已经是高高在上了,都是名校教授了、名校硕士生了,已经不愁生活了,有了社会地位了,有了舆论影响力了,知道怎么样在网上赚流量了,就可以发起这样学术身位不对等,经济实力不对等的挑拨和攻击了?你对赌的那500W,200W兑现了吗?

(2)今天本渣不发声,明天就有这些“不良专家学者”代表自己发声了。主办方阿里、当事人姜同学及其家人老师、有公信力的学术泰斗和机构都下场跟你对线了吗?所以你兴奋什么?为什么别人家参加个比赛的事情,会引起某些人这么“关心”?全是利益驱使,大家都是蹭热度的,都是来蹭声量的,都是为了将来这些网络声量可能变现。蹭对了、赌对了就可能就是泼天的富贵。这个富贵你不先蹭,就让给别人了。所以不管是好心人、还是歹心人,都是在蹭人家姜同学的名气,不论是那种性质的名气。这些人还好意思把自己的身段摆得这么高,在说教,在给作秀,在给“建议”,在吸引眼球。


转自阿里数学竞赛官网:https://damo.alibaba.com/alibaba-global-mathematics-competition?language=zh

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

欢迎来到第六届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本届比赛分为预选赛和决赛,根据预选赛分数高低决定决赛入围名单,详细的赛程安排请参见下方说明。
报名时间:北京时间 2024年3月14日 8:00 - 4月11日 23:59
祝各位取得好成绩!
预选赛

时间:北京时间 2024年4月13日(周六)8:00 - 4月15日(周一)8:00
预选赛时长:48小时
形式:个人赛、线上比赛
题目类型:选择题、解答题、证明题
比赛规则:
预选赛共一轮,根据分数高低确定决赛入围名单,决赛名单将于6月初公布。届时也发布决赛相关信息,敬请期待!
预选赛为开卷考试,允许查阅、参考线上/线下资料,允许使用编程软件答题。禁止与他人讨论、外传赛题以及其他一切形式的作弊行为。

注: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参加考试,其他浏览器可能无法正常完成在线答题。

练习赛:为了帮助大家熟悉线上答题系统,组委会将于北京时间2024年3月25日-3月31日开放练习赛,练习赛不阅卷,成绩不计入预选赛和最终评奖。
AI挑战赛:本次预选赛开放AI参赛资格,参赛者完成报名后可开始训练模型或设计Prompt,并需要在北京时间2024年04月12日0时前向组委会提交模型或Prompt,锁定做题方案;考试开始后,AI参赛者需在48小时内采用AI答题,并在考试系统中提交人类可阅读的答案,组委会将根据答题AI的理解能力、解题过程的逻辑性、创新性等因素综合评分。点击此处查看完整规则及常见问题。
往届赛题及答案:为了帮助大家更加熟悉竞赛考试范围,组委会整理了过往五届预选赛的赛题及答案,选手们在官网“往届回顾”对应年份的比赛介绍中可以找到相关文件。同时,我们今年将出版《阿里巴巴数学竞赛真题手册》(简称“手册”),通过解析往届决赛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大家更好的了解竞赛的出题思路和考察知识点。手册预计在6月初通过官网发布。

决赛

时间:
北京时间 2024年6月22日(周六) 0:00-24:00
参赛选手可以任意选择比赛窗口期内的8小时作答。考试期间共有2次小休机会,每次30分钟,小休时间计算在8小时作答时间内。
形式:个人赛、线上比赛
题目类型:解答题、证明题
赛道:1.代数与数论,2.几何与拓扑,3.分析与方程,4.组合与概率,5.应用与计算数学
比赛规则:
决赛共分五个赛道,分别为: 代数与数论、几何与拓扑、分析与方程、组合与概率、应用与计算数学。每赛道6题,选手需要选择一个赛道才可以进入答题界面。请注意:赛道一旦确定,不可改变。我们将根据选手得分进行评奖。
决赛为闭卷考试,严禁任何形式的作弊行为。请选手们诚信考试,独立完成所有题目。如发现违规行为,将被取消评奖资格。
本规则最终解释权归属于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
2024决赛命题范围:
1.代数与数论:抽象代数,代数数论,交换代数,群和表示论。
2.几何与拓扑:代数拓扑,微分拓扑,流形与李群,黎曼几何。
3.分析与方程:调和分析,椭圆方程,复分析,实分析。
4.组合与概率:极值/概率/代数组合,图论,离散几何,概率理论和随机过程,运筹和组合优化,计算机科学的数学理论。
5.应用与计算数学: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最优化方法,数值线性代数,数值分析,机器学习。
奖励

金奖 5人 奖金 $30000/人
银奖 10人 奖金 $15000/人
铜奖 20人 奖金 $8000/人
优秀奖50人 奖金 $2000/人
按照决赛成绩评出金、银、铜奖和优秀奖。
联系我们

邮箱:alibaba-math@service.alibaba.com
比赛期间请定期查看您的垃圾邮件,一切信息以您收到的最新邮件通知为准!

最后,希望大家更加关注的是。

  • 数学怎样才能更加有趣,我学不好是不是方法不对?
  • 这些考题解决了什么问题?
  • 学习好数学的人能得到什么好处?(当然变成只会网上斗嘴的专家,可以拿着自己的学术造诣来霸凌其他人,可能也是一个好处之一)
  • 我们现在的数学水平怎样?
  • 我们要怎样提高数学水平,能为自己和社会带来进步。

学术圈子里的派系、利益、功利、头衔斗争、帽子斗争,希望这些学者专家自己好好解决你们自己的内部问题,不要把这些风气再传给下一代了。谁都知道人的一生的学术黄金年龄就在28岁前,请给这些年轻人一点点良好的学习空间。不然以后大家讨论都是你们的圈子就剩下造假、造神的话题了,很丢脸的,知道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