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科技如此多分

不问生死,游梦一生

最近,用了一年多的华为FreeLacePro的耳机胶丢了一个,加上线材也开始破皮了(就好像苹果充电线那样)。无法再使用了,就在PDD买了VIVO TWS 3,本以为配搭我的VIVO X80会很好用。谁不知,实在太差了。两款耳机都是在PDD,300出头入手的,绝对是同等市场定位的对手。

为了以免我只是为了黑VIVO而黑VIVO,我先说两个优点:
(1)VIVO X80手机是真好用,拍照真的特别好看。压着同期的荣耀Magic3Pro和iPhone13来打。
(2)VIVO TWS 3续航是真的好,是真有40小时,比华为FreeLacePro好太多了。华为的大概不到10个小时就完蛋了(宣称20小时),充电期间还不能使用。

好了,我要开始输出了。
(1)降噪:主打降噪的VIVO TWS 3实在是比不上华为FreeLacePro,但是也是处于可用的状态,在地铁里面用也是够用了。但是华为FreeLacePro的降噪虽然好,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安静的的时候,底噪很大。
(2)触控:简直是有等于无,完全用不了,比华强北耳机还要差。触控成功率全看运气。
(3)外观:超级廉价的塑料感,同样是300出头,华为FreeLacePro给了金属材质,品质自然就好超级多了。
(4)耳塞:最大号的塑料耳塞实在太松松垮垮了,也不舒服,也不亲肤,也不贴合耳道,总之佩戴没有华为FreeLacePro舒服。
(5)音质:烂,还没有我29.9元在名创优品买的有线耳机好。真的就是硬件太差导致的,估计是用了超级烂的单元。也是因为胶囊式耳机豆,音腔不像华为FreeLacePro这么大,塞不进去好的单元,而且这么小的空间还要塞进去电池。这就是体积一级压死人的道理。
(6)通话:通话降噪实在太差了,路边汽车经过能听见就算了,走路的步声也能听见就真是离谱。通过微信语音验证,华为的不会录下来汽车声和脚步声
(7)软件:不能保存上次的配置,每次使用耳机都要从新切换回降噪模式。耳机掉线比较多,特别是地铁上干扰比较多的环境。这是我用过QCY、漫步者、华强北都有类似断连问题。只有华为没有发生过,做通信的,蓝牙抗干扰还是厉害不少的。


2024-07-29长测后更新:
(8)总是莫名奇妙的就自动暂停,特别是戴上后5分钟内,必定会自动暂停播放一次,并且自动跳到通透模式。
(9)🔋电量抓鸡,现在的电量只有新买的一半,估计就最多15小时续航,剩下宣称的一半左右。
(10)延时:超级的高,音游是玩不了啦,竞技类游戏也是体验很差。
(11)抗干扰能力差,在火车站就废了。
(12)固件BUG:声音会无故变小,调不了声量。只能蓝牙删除了设备,再加回来。

VIVO的耳机让人太失望了,输给华为就算了,体验完全输给了200+的华强北耳机,就过分了。


2025-02-16长测后更新
(13)最近又更新了一版固件,24年7月到现在更新了2次固件,上面的问题基本修复了。
(14)但是续航是丢得真快,现在最多8个小时就完蛋了,勉强能一周一充,因为只敢地铁上用了。戴多了,会头疼,这是入耳式的问题。

别说我只踩不赞VIVO,最近X80电池健康剩下78%了,要一天3充才行,去换了一块电池109元还算良心。
图片

2025-03-03更新
VIVO TWS 3不小心跟衣服一起丢洗衣机洗了,这次真是BBQ了。
心痛之余在PDD下单了HUAWEI FreeBuds 6i,用了有一周多了,说说其优缺点。
图片

先说缺点:

  • 触控非常不好用,当成没有就行了,经常失败,还是掏手机出来操作靠谱。
  • 华为智慧生活APP比较难用,搜索耳机和操作耳机都会有概率不成功,并且不会记住上次的配置(譬如音效和是否通透),手机重新拿出来就全部重置了。
  • 没有佩戴完两只耳机会有很大的底噪,大到跟老旧球面电视的模拟信号雪花一样烦人。
  • 降噪的底噪还是很大,有viviwawa的干扰声音。在降噪模式不播放音乐的时候,这个底噪是非常非常的大的。

再说说优点:

  • 抗干扰能力,在地铁早晚高峰没有被干扰过。暂时体验的所有无线耳机,有且只有华为能做到。
  • 不会时不时就断连耳机,导致音乐、视频暂停。VIVO TWS 3最烦人就是这点,刚刚链接的前5分钟,必定会断连一次,约1秒,然后音乐就会暂停掉。

当你的电脑在用Win10或Win11的时候,会发现公司或家里的WIFI突然很难连上,并有这个提醒:
Wi-Fi网络在 Windows 中不安全

不用怀疑,这是微软和各大路由器生产商的消费绑架。目的是要你买新的WIFI路由器。连不上网主要是Windows特意不用路由器DHCP分配的地址,所有导致上不了网。

根据微软提供的解决方法,不论是换路由器,修改密码加密协议,其实有可能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别问我怎样知道,公司了最新的华为WIFI也是不行,家里10年前的破路由反而没有问题。我都觉得这是一个“BUG”了,用同样的Windows版本,其他同事就不会出现连不上的情况。别怪我阴谋论,这绝对是一个阴谋。

当然,如果你的WIFI路由器是支持WPA2加密方法,请切换为仅用WPA2加密方法,不要用混合加密方法,除非你有老掉牙的电子设备还要用WIFI。新路由器也要这样配置哈,不然问题会依旧。

要免费解决这个问题,只要使用固定IP就好了。但是如果你换了WIFI,就需要手动再把获取IP改为自动获取,会很麻烦。混蛋微软,实在太欺负人了,体验倒退到20年前的要用“IP助手”这样的软件来管理IP了。

以下内容都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电脑讨论

硬件问题

TOP 1 用老旧的硬件,安装最新的软件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电脑已经是10年前的设备了,但是你非要跑最新版的Windows10和Office365,不卡不慢就怪了。电脑的硬件,最好不要使用5年后发布的新款软件、游戏。特别是操作系统、大型办公软件、数据库软件、生产力工具等,因为这些软件的迭代都是每年一次,并且对旧硬件的支持会越来越不积极,新的功能特性也需要消耗特别多的性能,所以你会感觉越用越卡。

譬如你是2013年买的电脑,CPU大概是4代英特尔酷睿,硬盘是SATA固态,甚至是机械硬盘,内存多数就4G~8G。最好就用Windows7的操作系统、Office 2016的版本。

阅读全文 »

先说结论:如果你不知道GoPro能不能100%达到你的需求,就说明你不需要

(1)如果只是日常Vlog,不论旅游、城市、乡村,iPhone(IP68款)都是更好的选择。
(2)如果有极限的使用场景Vlog,如:要攀山涉水、要特定固定机位、要挂载在交通工具或飞行器、会有高机会摔坏手机,才建议选择GoPro。

GoPro误区:

(1)防抖:实用性比iPhone的电子防抖,VIVO的微云台要差。阳光稍微不足,防抖直接就挂了,需要在大太阳下才能生效。
(2)画质:最多就2000元手机的水平。没有后期基本无法看。阴天、暗光噪点基本无法看。
(3)续航:只有70分钟。说有120分钟都是极限情况。
(4)发热:超级热,别指望用手拿着来拍摄,必须有配件固定。
(5)拍照:为了拍照千万别买了,只适合拍视频。
(6)操作:极难的操作,哪怕有触屏也是非常不友好。
(7)体验:自动模式基本是纯看运气,需要在不同的光线和运动场景配置参数来使用。
(8)配件:需要非常多的配件才能发挥优势,备用电池、内存卡、滤镜、手柄固定件等…

GoPro优势:

(1)三防:超强的三防性能,是唯一优点。

建议使用场景:

没有这些场景就不建议买GoPro了

(1)潜水、跳伞、骑车、骑马、骑摩托车、赛车、航拍等极限使用场景,无法用人去手持拍摄设备的情况。
(2)需要防水、防尘、耐摔的场景,如登山、救援、游泳、钓鱼、自驾。
(3)固定特殊机位的拍摄,如:在水雾大的时候拍半小时的日出、日落、云海、车流城市的延时;要挂起来拍一个高空的视角;要泡在水中的一些水中视角等。不想看守拍摄设备的。这些情况用手机的话,怕会被盗、损坏。
(4)你有时间去拷贝、剪辑、调色素材,并且有时间去测试你要用到的使用场景。如果你连电脑都没有,也不会用剪辑软件,可以放弃了。先用好你的手机+抖音就够了。

已经买了的使用建议:

(1)只在阳光好、灯光亮的场景使用。
(2)拍摄的时候不要走路,超级防抖对走路和跑步的算法极差。
(3)拍摄前先测试,在这样具体什么配置的参数下效果如何。

配件推荐:
我没推荐的建议先不要买,用熟练了再买

(1)偏光滤镜,在你知道使用场景的情况下,效果是质的飞跃。
(2)八爪鱼脚架,这比任何脚架都实用多了。
(3)电池和电池充电仓,如果你需要拍一整天,就必须的。
(4)存储卡,建议128G~256G的容量。

购买建议:

(1)拿着开城市走路拍Vlog的,千万别买。
(2)没有在太阳下拍摄需求的,千万别买。
(3)无法长时间固定机位,如挂身上,挂墙上的需求,千万别买。
(4)在意画质的,建议稳定器+iPhone,真要买建议选大疆pocket2。
(5)其他运动相机同理。

GoPro只是补充特殊视角的摄影器材,绝对不是Vlog神器

最近在B站看到一位创业老哥说在中国做SaaS究竟算是苦难还是容易呢?我觉得他的角度是比较正确的,也引起了本渣的一些思考。所以就特在周末水上一篇文章,这也算是本博客开立以来最正经的一篇水文了。

狭义的SaaS

首先,SaaS这名词是舶来品,软件即服务的意思。也就是我卖给你软件,顺带把软件的运维服务都做了。这玩意在欧美非常成功,因为传统的IT软件是软件、硬件、运维分开购买使用的,企业自己要同时兼顾这三样东西才能做好公司自身的IT工作。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出现,SaaS一出世马上就能让不少有较高IT需求的企业省了不少事(成本)。欧美企业信息化比我们早了几十年,人家70年代就开始用计算机来提升工作效率了,90年代大大小小的软硬件都非常成熟了。千禧年的互联网泡沫虽然从经济意义上是破灭了,但是大量的硬件产能、软件工程师过剩,让云计算、SaaS这样的服务可以让企业、商业再一次信息化升级来消耗这些生产力、产品、人力剩余。

举个例子,如果20年前要上一套SAP的ERP系统,至少需要5000W的预算,因为软件需要授权License、硬件需要IBM的小型机、要找出色的顾问来做实施、还有培养一支有能力的内部运维团队,经过半年以上的不眠不休才能最终上线种套庞大的系统。当中会有Oracle数据库、SAP License、Linux系统、IBM小型机、网络、咨询费、自己的个性化开发、内部成员的培训和项目时间时间成本、每年的运维升级费用,每一笔都是钱,要做的处理的事情特别多。而SaaS因为采取是订阅模式,一般月租、年租这样的方式,只需要每年给一次钱、签一份合同,前面所有的东西都由供应业打包处理好。企业没有了硬件、软件的管理负担,系统打开浏览器就能使用。不用自己去维护保养。不需要担心漏洞、攻击、升级的问题。一家中小型的欧美公司,怎么也要有几套像样的IT系统,现在那些琐碎的维护都不用自己干了,只管用就好了,所以从人力、时间、经济性上非常是合适的。

所以大量系统通过SaaS进行重构和修改。加之欧美社会的体系和工作分工都比较稳定和完善,至少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一种业务可能二三十年的做法都没有变过。基于Email、电话、信用卡的业务体系已经很成熟,所以SaaS有了发展土壤。

为什么SaaS在中国却是不温不火呢?

这里说SaaS在中国却是不温不火,特指的是ToB的部分。本渣从业IT行业也十多年了,单纯从事SaaS行业也有3年了,当然在做传统IT的时间也会有一半时间在做SaaS或云的产品,现在的IT公司谁不想在SaaS赛道分一杯羹呢。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其实大多的企业更加喜欢OP,即用私有化部署的方式来使用他们的核心IT系统。譬如ERP、OA、财务、HR等系统。

本渣自己总结的原因有这些:

(1)因为对原始数据安全性要求高,这里的安全性有至少三种,即丢失、被盗、被查。SaaS的数据在云端,就好像钱存银行里,但是钱究竟放了在哪里缺不知道。况且这些银行都只是一些小银行(因为国内的SaaS公司体量都以小微企业为主),生怕会丢是肯定。有实力的企业当然可以在银行开一个自己的存储保险箱(私有云)或者自己开一家私有化银行(自己组建IT公司的云服务来服务自己)。但是纯公有云,确实还是让难以放心。

(2)我们的行业变化、技术变革、业务管理变化、市场变化、政策变化实在是太快了。SaaS很难有冲在一线的企业的触觉,随时能感知到这些变化来调整自己的产品来适应企业需求。往往都是要通过客户来反推SaaS产品改进。

(3)国内的软硬件和人力成本比欧美要便宜得多,并大多都习惯了用“免费”软件、找懂电脑的员工和会编程的程序员都太简单了。很多时候OP的信息化系统只要稳定不出错,一次投入就能稳定用几年。而SaaS可是每年都要再掏钱才能继续用,并且自己不可控,追责也难。

(4)国内对IT系统的建设,往往都是希望带着个性化的,带着咨询的,带着管理落地,带着场景解决方案的。所以导致本来是卖软件的SaaS公司,更多变成是卖人力,卖方案。国人理解的软件即服务,的这个服务是管理咨询服务,而不是运维服务。甚至大多数企业都把IT供应商当成财务总监、物流总监、生产总监、行业专家这样来要求。

(5)还有的是,因为国内每代人的知识断层是非常严重的,知识和技能过时得很快。正如我很多年前给一家超大型国企上ERP系统,Key User还有1~5年就都退休了,人家手工记账用了30多年,好不容易花了几年学计算机,现在又来整一套复杂生涩难懂的ERP这样全面信息化的系统,人家哪有精力和心思去再学习,可能会用微信语音都已经比90%同龄人要厉害了,不是老一辈的学习能力不强,而是我们都是跑步进入信息化时代,肯定有人追不上。加上有的SaaS产品本年、三个月就上线,大多数根本没有打磨好体验和逻辑。很多时候都需要客户去做白老鼠。凭借过剩的资本输血搞免费、低价手段来抢占市场,根本都还没有沉淀出来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可能就被新一轮的信息化浪潮淘汰了。

(6)大家都想通过抄袭来成功。今年流行JIT的就死往里加入JIT的特性,明年流行OKR就往死里加入OKR的模块,后年流行阿米巴就PPT上线宣传自己的软件能全面实现阿米巴。大家都疲于加入各种“流行元素”,而不打造自己的护城河。绝大多数的软件起初都想做小而美,但是却往大而全去做。国内的市场环境也对小而美的软件公司不太包容,或者说绝大部分的公司领导层都只想怎样把蛋糕做大。有一个非常错误需求点就是:“麻雀虽少、五脏俱全”,但是客户往往要求这只麻雀能用来耕田。

那国内的SaaS就只能这样了?

本渣认为,从整体来看,国内的SaaS还是做得不错的。注意,这里包含了ToB、ToC、ToG三个领域。因为对成本极度敏感的企业市场,SaaS确实没有多少优势。但是资本宠儿的消费内卷市场就不一样了,国内14亿人的市场,能把任何成本都摊得够低。再有是只要有效果,必要时可以选择不计成本投入来拉动整体发展的政务市场。所以,因为市场环境的不一样,市场产出来的IT果实就会不一样。庞大的资本肯定找最赚钱的地方去,就是个人消费,当然还有房地产、证券市场和小额贷款等。而我们现在同样在IT资源过剩的情况下,生长出来的有外卖、直播、短视频、网上购物、小而美聊天软件小程序这样的产品、电子政务、IoT。而欧美盛行的社交网络、SaaS、极客文化在国内就鲜有发展土壤。以致马斯克都觉得抄微信就够他们发展的了,阿美莉卡还想通过行政手段来吞并TikTok来吃掉这只现金牛+治国神器。

在最近我们有更多重大的科技突破,不需要再继续照搬欧美的发展模式。至少两条新的发展道路,正在争夺世界的话语权。80%的国家都在等待着究竟谁会胜出,当然也有可能是双方都会活得很好,甚至有全世界的会有更多多条发展方向相互争鸣和兼顾的景象。

今天的水文虽然在谈SaaS,但是要看清楚情况还是需要跳出SaaS这个概念。看看国内正在发展和酝酿的究竟深什么新事物。用我们自己的理论来解析和引导自身的发展,用别人的经验和教训来警醒自身。

195错误

如果你下载了adrenalin edition的Web版驱动,只有几十M大小,很可能会遇到195问题。

如下载了:
amd-software-adrenalin-edition-23.9.3-minimalsetup-230926_web.exe
出现错误:
错误 195 – 由于无法访问必需的 Web 资源,AMD Installer 无法继续
错误解析连接:
https://www.amd.com/zh-hans/support/kb/faq/gpu-kb195

195问题只需要下载完整版的驱动就好了

地址在:
https://www.amd.com/zh-hans/support
在这里搜索你需要的CPU或GPU型号,然后下载几百M以上的完整安装包来安装
完整驱动包:
whql-amd-software-adrenalin-edition-23.9.2-win10-win11-sep19-vega-polaris.exe

205错误

如果上面的195错误解决了,你用完整安装包继续出现205错误,你就需要禁用了Windows自己的驱动自动更新功能。再安装。

错误连接:
https://www.amd.com/en/support/kb/faq/gpu-kb205
错误内容
Error 205 - AMD Software Installation Completed Successfully but Windows Update May Have Reverted Your Driver Version During the Process

处理方法:
1 通过在任务栏上的“搜索”框中键入“sysdm.cpl”(不带引号)打开“系统属性”,然后按 Enter 键。
2 在“系统属性”中,选择“硬件”选项卡,然后单击“设备安装设置”。
3 在“设备安装设置”屏幕中,选择“否”。
4 单击保存更改以退出。
5 重新启动系统。
6 然后再安装一次驱动。

具体操作也可参考: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5285880/

最近的时间,虽然经历了最多风雨的天气,每天感觉都有下不完的雨。但是新闻上的好消息确实响个不停。缅北的打击诈骗园区的大获成效、EUV光刻技术的突破、华为麒麟9000S芯片的量产、俄罗斯的远东经济峰会的热闹、就连印度要改名这个事情都能让人激动一把。

然而生活的反而更加平淡,李佳琦再次提醒了自己还在为生活争扎。大家都获得小心翼翼、精神紧张、各种内卷、精神内耗。工作上碰到的每一面都是无语、无奈、无法理解。情感上被已经压得透不过气来的生活,变得变成奢侈品。

最近跟老同们聊着聊着,大家都有同样的保守策略,不管工作、生活、情感、学习、吃饭、穿衣….这样的保守充满在空气中。可能是我身边的人都跟我一起上年纪了,也可能是某些原因。不顾一切换来的,可能是荣耀,可能是对别人一文不值,对自己是如珠如宝。

朋友问我国庆应该去哪玩好?我还真是不知道去哪玩好。超长假期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生活和工作需要你的超长待机,慢慢地淘汰生命疲劳的人。我一直认为弹性休息制度是最省成本的。

感性的事情我是聊不来,想破头了,每天困扰着自己的事情,还是一点不少。

再说活这个博客建立的目的是用来分享技术的博客。但是发现一个问题,图床这个问题还需要解决,而这个问题还要再搭一个应用。不然hexo每次更新博客都全量的,上传这么多图片,确实是一个压力,或者可以利用飞书、腾讯文档的共享功能来转接。这个还没有想好。等我先试试再看,因为要写干货满满的博客,还是希望尽量的多点图片和视频。

记录

  1. 第一虐 20190202 海南 环岛骑行★★★★★
  2. 热身爬 20190417 黄山 ★★☆☆☆
  3. 第二虐 20190331 佛山 50KM徒步★★★★★
  4. 第01座 20190419 武功山 ★★★☆☆
  5. 第02座 20190501 船底顶 新新线 ★★★☆☆ ( 广东 徒步毕业线)
  6. 第03座 20190521 四方山 ★★★★☆ (32个山头黑夜传说)
  7. 第04座 20190607 金子山 ★★☆☆☆ ( 广东 最美冰挂)
  8. 第05座 20190608 莫六公山 ★★☆☆☆ (小小武功山)
  9. 第06座 20190616 龙斗峰 ★★★★☆ ( 广东 K2)
  10. 阅读全文 »

虽然本渣还没有去看奥本海默,但是已经在B站看了数十个观影前的扫盲视频了。感觉电影外比电影本身更精彩,什么二战的德国为什么先开始研究但是也没有做出来NW,什么爱因斯坦两度写信给总统…靠我的想象力和云测评能力,已经能拼凑出整个故事了。诺兰不是也说了,观众最好是带着什么都不知道的大脑去看这部电影,然后看完后再去搜索电影里面各人的事迹。我们已经有自己的《横空出世》,我们有自己的两弹一星元老,哪怕是拍摄技术差很多,也同样让人感动。而最重要的一点可能就是,我们越来越爱好和平,越来越享受和平带来的好处,我们有强大的国力做支撑,这次我们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不害怕小日子和美丽国的挑衅,甚至是更进一步的撕破脸。

阅读全文 »
0%